讀書心得-國際觀的第一本書:看世界的方法

國際觀的第一本書:看世界的方法
作者: 劉必榮 
出版社:先覺
圖像裡可能有1 人
這本書看了大約半年,因為很東西看不懂… 
國際局勢除了很吃讀者地理與歷史以外,還有宗教、種族、經濟、文化、法律甚至軍事…
除了地理、歷史有信心外其他…還是重讀比較快…

去年看到前三分之一就放棄,閱讀頁數與腦袋中問號???成指數成長。

沒多久及放棄~背景嚴重知識不足~這半年以來停停看看,在看完經濟學與一些談貨幣的書後,開始比較知道要看啥。

全書重點:
一句話讓我恍然大悟,秒懂大國間的互動。
推薦佳句:“大國之間會常捨棄「正義」而就「秩序」。因為你的正義不一定是我的正義,但秩序所帶來的安定。卻是大家都可以一體均霑的。”

穩定的秩序才能獲利,這是個大國期望的。

而也對阿拉伯之春與茉莉花革命的意義、甚至半島電視台對於美國的伊拉克戰爭開始理解“媒體風暴與多數無知”這些說法。台灣也是各種風向啊…

₪₪₪多得知識₪₪₪
●小國外交思維:
“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辦法影響國際體系,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安全,所關心的事務也很窄,只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有興趣,外交上的自主性也不足,這就是小國。”

●新加坡的思維
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的方式“新加坡的外交正在於讓各個強國都認為新加坡和自己的利益是「相對的」”再配合區域外交的自制、全民國防建設。使用國際槓桿發揮小國力量。

●荷蘭病:荷蘭是歐洲天然氣出口大國,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,導致能源價格高漲而從天然氣出口獲得巨大利益。但由於這些獲利,導致貨幣匯率上升,反造成工業出口減少、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。

●外交:透過談判,去管理國際關係,並執行一國對另一國的政策。
├外交工具:透過和平方法(談判協商),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。
└外交政策:可靠戰爭、引爆衝突完成政治目的。

€以下個人心得:
這世界秩序以不挑戰既得利益者為前提,因此掌有多戰略資源,相對發言權高。

不過當投入成本不划算的既定事實,國際也不會干涉。如南斯拉夫的紛爭😰中東戰事~
彼思麥與德意志崛起就是如此…

而經濟制裁這個方法,聽起來是把軟刀子,但
太吃國家彼此的依賴度相關(愈高傷愈深、反之引響國家威信),美國對於有石油資源的制裁往往不利。因美國不要這自然資源的交易,但各國爭相要。反導致美元的強勢性消退

§關於台灣
世界重要據點
台灣或許我們該好好思考,除了周圍創造共榮,又要如何抵擋外晦(不只中國,還有環太平洋的諸國)。

台灣的國際重要性
如:世界科技供應鍊?亞洲中立國?西太平洋金融中心?經濟外
實力:軍事外,外交參與也是問題…

§自身的外交
人類秩序的條件:
1.不破壞既得利益
2.和平解決首要
3.戰爭與制裁
這跟一般社會幾乎一樣。一個有價值的人雖然享有社會地位與發言權。但在許多公眾場合卻勝不過一個左右逢源的人,甚至常常淪為被攻擊的對象…

因為人彼此不了解,又遇上大眾的多數無知…
就淪為被攻擊的對象…而當訊息透明一切又不同(人與人溝通相對重要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神話中的龍(東方形象)

【凱爾特神話】-眾神之父-達格達

【凱爾特神話】-達南神族的四個神器